邮箱:yanghan@163.com
手机:13905188715
电话:0571-87859897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月明路66号浙水大厦A座
发布时间:2025-08-14 00:02:32 人气:
“以前交水费还要跑到供水公司营业厅,现在手机上就可以直接缴费,都不用出门。而且打了报修电线个小时就有人过来处理,比以前方便多了。”谈起湖南湘江新区智慧水务服务平台上线后用水的新变化,居民王大姐高兴地说道。
王大姐家的用水变化,是湘江新区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2023年以来,新区紧扣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加大农村供水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开展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逐步构建起“统一主体、统一供排水、统一投建管、多元投入”的农村供水新格局,显著提升了农村群众的用水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月8日,在湖南湘江新区含浦街道芝字港村供水管网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挖掘机开挖沟槽,工人们紧随其后铺设供水管道,他们在紧张有序地忙碌中保质量、赶工期。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重大民生工程,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但时光回溯到2023年以前,新区农村供水体系短板突出,6处集中供水工程总规模仅1.65万吨/日,供水管网长1393公里。
由于农村地区水源不足、季节性缺水、水质不稳定,导致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加上农村供水存在管理主体碎片化、设施能力滞后、管网系统薄弱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势在必行。
2023年,湖南湘江新区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在莲花镇等7街(镇)37村实施农村供水设施建设项目,敷设供水管网总里程约1500公里,实现新区全域行政村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并推进城乡供水联网。
连续三年,新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通过坚持城乡同标建设,新区一方面全面淘汰供水管网内的老旧PE管,改用球墨铸铁管、钢塑复合管,配套流量计、漏损预警等设备,一方面推进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关停小、低标准水厂,实现城乡管网互联互通。
新区农村供水工程线长面广,乡镇水厂布局分散,且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极易出现服务水平低、管护不到位、群众不满意、水厂不盈利等情况。如何在补齐管网建设“先天不足”短板的同时,破解“后天养护”困境?
新区大胆开展系统性改革,以“三统一多”(即统一主体、统一供排水、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统一投建管、多元投入)破局。
2025年1月,新区存量农村供排水工程全面移交至湖南湘江新区楚兴水务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楚兴水务”)统一运营。依托“授权经营”模式,新区将农村供排水全链条(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移交楚兴水务具体实施,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升级。
与此同时,新区还创新投融资机制,变“财政独担”到“多元共投”;坚持城乡同标建设,变“低标分散”到“高标统一”;推行区域统管运维,变“分散低效”到“专业集约”;实施现代企业治理,变“粗放管理”到“标准服务”,彻底改变了新区农村供水体系的格局。
在雨敞坪镇泉水湖水厂厂区内,楚兴水务运维人员细致地为一台大型水泵进行防锈处理,扳手拧动的“咔咔”声与设备的运转声交织。8月伊始,泉水湖水厂“净水工艺升级项目”如期启动建设,项目建设成后不仅将日供水量提升至设计上限,水质也变得更加优良。
如今,新区将政府存量供水资产评估后注入湘新水务,以资产和预期收益为支撑,撬动银行政策性贷款。同时建立“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机制,既盘活国有资产,又保障了项目长期可持续运营。新改建工程100%安装智能水表、在线监测设备,筑牢了智能化管理基础。
自改革实施以来,新区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供水能力日均提升40%以上,保证率从70%跃升至95%,解决了高峰、旱季供水难题;水质综合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农村居民喝上与城区同质的“放心水”;管网漏损率降低、long8-龙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水费收缴率提高,企业经营状况根本性改善;“30分钟响应、1小时到场”的抢修承诺落地,投诉率下降超50%,用户满意度达90%以上。
新区用改革实践印证了农村供水改革的关键路径:机制创新是前提,通过“授权经营”破解多头管理困局;盘活存量是基础,将政府资产转化为“活资本”,破解资金瓶颈;政企协同是保障,明确政府监管与企业运营边界,形成合力;城乡同标与智慧赋能是核心,通过设施、服务、技术同步升级,缩小城乡差距。
如今,新区的供水管网遍布城乡,住在村里也可以打开水龙头用上干净的自来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完善长效机制,提升智慧化水平,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惠民,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实‘水支撑’。”新区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推荐